首页
展厅
风面
登录
|
注册
开通VIP
所有推荐文章
早期的两种柔性快门
荐
历史上早期的柔性材料快门 演进历史 及其对摄影的贡献
路万江
2020-01-26 14:22
0
1
2388
马丁·查姆比的世纪沧桑
荐
评论家曾经呼吁:我们可以到了重新评价查姆比作品和其地位的时候了——卡蒂尔—布列松选中了他,也许是不无道理的。
林路
2020-01-20 08:18
0
3
2910
用相机,还是用肉眼观看?
荐
亨克尔博士的意思是,照相机的机械性记录,会削弱人们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产生一种依赖性,产生消极的影响。
林路
2020-01-11 07:22
0
2
3759
鲍昆:艺术家要有自己的思想——对话贺丹
荐
现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的贺丹是著名的艺术家。他早期追随著名老艺术家靳之林先生学习绘画,并研究西北地区民间美术和社会文化。他的绘画苍凉、壮阔、深邃,有着幽深的文化韵味,近年来引起收藏界强烈地关注。以下是他在采访中谈他自己的艺术——
鲍昆
2019-12-09 16:54
0
5
9594
人类眼睛的曝光方式?
荐
那么,杉本博司一生只能是一次曝光的理论有价值呢,还是拉蒂格一生可以有无数次短暂曝光的说法成立?
林路
2020-01-03 10:38
0
2
5463
在旅途和家园之间徘徊的德巴东
荐
在他离开家园开始在旅途中举起徕卡相机的瞬间,心情依旧是矛盾的:“在旅途中有一种荣誉,同时也有失望。目标就是要找到自己。旅行是一种不可能的故乡。”
林路
2019-11-21 08:56
1
3
3660
彼得森的人性空间
荐
他的摄影天生具有一种男性的气质。他总是携带他的小型Contax T3,并在一些最不可能的地方捕捉到独特的瞬间。通过相机,他完成了一本非常具有好奇感的私人日记。
林路
2019-12-07 07:45
0
1
3383
重读斯奎尔说欧洲的“新色彩”
荐
甚至让我联想到,在1960年代,中国摄影家翁乃强使用彩色反转片和中画幅相机拍摄的天安门广场等精彩的历史画面,在这些年的拍卖市场上拍出了令人咂舌的天价——这算不算中国彩色摄影的滥觞?
林路
2019-12-22 08:18
0
2
3378
与美国人相关的五本经典摄影画册
荐
也许可以这样说,真正的“美国人”是有很大的包容性的,涉及到很宽泛为文化范畴。即便是持有不同的看法,也不是与美国人为敌的。这样一个还在进行中的主题,可以让你生发出更多的联想空间。
林路
2019-11-07 08:14
0
2
4001
宝丽来的没落与摄影大师的情怀
荐
宝丽来品牌依然存在,但其主要经营产品不再拘泥于影像行业,逐渐涉猎数码电子周边产品,但因为其产品缺乏新颖的设计和价格优势,目前的经营状态依然是一个谜团。只是当年大师们的情怀,只能在收藏的历史中昭示后人。
林路
2019-10-18 13:04
0
6
5846
开启新的理性观看的十九世纪
荐
前现代社会,绘画与雕塑是膜拜神话的工具。经历现代性的祛魅,古代神话被颠覆。在充斥工具理性的现代社会里,摄影术以“为事实提供视觉证据的功能”,让自己坐拥在了现代主义大厦的一个“神话”的位置上。
郭广林
2019-10-12 18:47
0
0
4472
被审视的欲望能指
荐
当代艺术家中的女性不足5%,但是85%的艺术品中的裸体都是女性。 ——游击队女孩(guerrilla girls)
猫哥
2019-09-03 09:00
0
1
3525
1
2
3
4
5
...
226
跳
分类浏览
全部分类(2701)
理论批评(426)
时事评论(142)
影像随想(573)
生活纪事(204)
历史回忆(170)
转载(134)
其他(1052)
推荐标签
(1988)
思·享(349)
纪实(191)
四月风公告(190)
社会纪实(175)
论·享(168)
其它(156)
默认分类(155)
四月风一周回顾(152)
纪实摄影(136)
视觉日记 (135)
齐嘉杰摄影 (135)
精华转载(129)
社会纪实(125)
社会纪实(123)